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际学术界曾长期认为中华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20世纪80年代,距今5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得以发掘。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已经具备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并将其列入世界遗产。据此可知,良渚古城成功申遗有助于(     
A.印证中华文明的一体性B.深入研究奴隶制文明史
C.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D.彰显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山西陶寺遗址、甘肃和青海地区齐家文化的玉琮(如图1所示),陕西延安神木石峁的玉璧(如图2所示),都是源自良渚玉文化。二里头、殷墟、三星堆、金沙等遗址中的玉器也都受到良渚玉文化的影响。直到商周之后,各地出土的玉器中仍然有良渚文化遗存的影子。材料可用于说明(       

图1玉琮图2玉璧
A.中华早期文明的交流与传承B.早期中国南北联系的加强
C.良渚文化的社会生产力发达D.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3 . 考古资料显示,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81座墓葬中,有随葬品的48座,占总墓葬的1/2,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另有一部分墓中除了陶器外,还有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绿松石珠、骨饰、牙饰等装饰品。这说明当时(     
A.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B.贫富分化催生出奴隶制国家
C.剩余产品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D.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凸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3年考古清理队在陕西发现了半坡遗址,共发掘出房屋45座,200多个窖穴,陶窑遗址6座,生产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铲等。还有石质研磨器,还发现了粟等粮食作物,生活用具主要为彩陶器。据此推知(     
A.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B.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D.旧石器时代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观察如图,分析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主要特点(     
A.中原核心,多元一体B.分布广泛,相互交融
C.独立发展,集体生产D.沿河分布,农耕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距今约5000年的水舞蹈纹彩陶盆(图),是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的代表。盆内壁饰为三组舞蹈图,每组五人,舞者手拉手,均面朝右前方,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翩翩起舞。它体现了(       
   
A.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结合B.社会组织的复杂与高效
C.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D.等级秩序的确立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良渚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的墓弗遗存。其中瑶山、反山、福泉山等墓地建立在人工高台上的豪华大墓地,而雀幕桥、马桥、龙南等遗址则是建立在平地上的普通小墓地,两者截然分处,决不相混。由此可知,良渚文明时期(     
A.阶级对抗十分激烈B.社会分化较为明显
C.贵族等级秩序确立D.中原文化得到扩展
8 . 原始农耕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在原始自然条件下,从事近似自然状态的简单农事活动,它是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这种“集体劳动”源于(     
A.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B.长期采用铁犁和牛耕技术
C.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D.分封制层层分封的特殊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研究者认为,“距今5000年左右,中国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开始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以下能够实证这一结论的考古发现是(     
A.河姆渡文化B.龙山文化C.红山文化D.良渚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距今约4500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中,既发现有大量玉器随葬的豪华大墓,同时又发现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的小型墓。这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
C.已经建立君主专制国家D.文明领先世界其它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