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距今6000—5000年的安徽薛家岗遗址中,发掘的墓葬里有大量陶器、石器和玉器,并有猪下颚骨随葬,在遗址的红烧土上发现稻壳痕迹。上述现象表明(       
A.社会阶级的分化日益明显B.这一地区先民过上定居生活
C.水稻种植在这里最早出现D.区域之间存在文化交流互鉴
2024-05-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2 . 观察下列考古遗址(距今5000—4000年),其出土的实物资料可以反映(     

A.世袭取代禅让B.实施内外服制C.出现阶级分化D.盛行井田制度
3 . 下图所示,在距今约4600-4000年的中国龙山文化时代,文化上的“逐鹿中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据此可知,龙山时代的中原地区(     
A.文明程度领先于周边地区B.存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
C.中央集权的城市国家形成D.铁制工具广泛应用于生产
2024-02-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玉璧是我国古代的传统礼器,呈扁平圆形,中间穿孔,在松花江、西辽河、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等地都有发现。据此可知,中华文明(     
A.分布广泛B.源远流长C.多元一体D.独立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关于黄帝的传说,以其有关的“遗迹”而言,中国北方由东往西,几乎处处有之,各不相同。且传说中的黄帝故事也包含许多不同的主题,黄帝既是人间的君主,又是文明事业的开创者。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华远古文明有多元特征B.黄帝是传说时代虚构人物
C.远古文明的冲突比较激烈D.区域文明呈现不平衡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上山文化发现于浙江浦江,测年距今约 11000~8500 年,首次揭示了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生产生活状况。考古学者在上山遗址发现了 1 粒完整的炭化稻米(如图),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这表明上山人(     

①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周边地区
②初步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
③能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作
④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的发源地之一。考古学者在浙江罗家角等遗址发现有稻谷、稻壳和稻草遗存,其年代距今约 7000-5000 多年。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仰韶文化D.红山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为浙西丘陵地区的良渚古城遗址。据考古学者发现,该遗址有贵族专门的墓地,墓里有大量的玉器,祭坛;普通大众墓里,只有若干日常生活用具。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中国(     
A.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B.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
C.氏族成员共享劳动成果D.文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黄河流域,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华县泉护村等遗址中,都发现了粟的皮壳。在半坡遗址中还发现了白菜和芥菜的籽种。在长江中下游,青莲岗、屈家岭、良渚等地的氏族部落已普遍栽种水稻。据此可知(     
A.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原始社会主要粮食产区
B.我国在原始社会时期已普遍开始种植水稻
C.我国原始农业发展呈现出种植区域化特征
D.我国是最早具备完整农业生产能力的国家
2022-07-04更新 | 408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