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7 道试题
1 . 二里头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材料说明二里头遗址(     

稻米粟米黍米合计
颗粒数1476813883224830899
千粒重(克)1627
折合克数236.28827.76615.736279.79
粒数占比47.8%44.9%7.3%
重量占比84.5%9.9%5.6%
A.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B.稻米已成为重要的粮食
C.是中国水稻和粟米的发源地D.具备早期国家初始形态
2023-11-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B.公天下取代家天下的政治制度
C.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D.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
2023-11-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二里头文化风格的陶酒器在全国多地都有发现。例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的大甸子文化遗址,长江流域的朝天嘴、三星堆、马家桥等文化遗都出土了许多这一风格的陶酒器。这反映了当时(     
A.区域间文化的交流汇融B.手工业生产技术较为发达
C.社会阶级分化日趋明显D.多元的文化格局开始出现
2023-11-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禅让制”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是上古之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是一个由自然所决定的、相对稳定的统治模式。这里的“自然”是指(     
A.宗法制度的延续B.经济政治的发展C.人身控制的加强D.选官制度的进步
5 . 古书中记载夏朝有“六卿”“六事之人”“三正”等官长,夏朝的兵士称为“甲士”,“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材料反映出夏朝(     
A.已建立国家管理机构B.官员职责日益明朗
C.官员森严的尊卑等级D.已结束国家动荡状态
2023-11-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有不同的记载,下述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是(     
《史记·夏本纪》“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A.互证了禹传位于启的历史事实B.世袭制的开始具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C.禅让制被破坏,启获取了王位D.夏朝已具有较完备的国家形态
2023-11-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大量传说提到黄帝时期有穿井、造舟、做弓箭、制衣裳、定干支律历等发明创造。这些传说反映出黄帝时期(       )
A.农业经济较为发达B.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C.文明社会略具雏形D.部落联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023-11-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古籍中对禅让制的不同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史料内容来源
“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祥。孝之方,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唐虞之道》,编著于战国中后期,是儒家论述禅让制度较为完整的文献
“昔免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免于平阳,取之帝位。”古本《竹书纪年》于西晋年间盗掘战国时期魏袅王的蒸菲中发现出土。记录了从夏代至魏裹王二十年的历史
A.神话传说不具有史料价值B.文献记载必须与文物考古相互印证
C.时代愈近历史叙述愈客观D.立场和目的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记载
2023-11-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据考古发现,河南双槐树遗址为距今5300年前后的一处都邑遗址,遗址面积117万平方米。其中发现有三重大型环壕、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还发现中国最早的宫殿遗址,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实行君主专制集权统治B.呈现国家的初始形态特征
C.部落间的联系趋于紧密D.源于军事防御功能而兴起
2023-11-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含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对于邀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 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
(2)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
2023-11-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