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黄河行经河北平原,每当汛期河道呈现漫流状态,洪水奔流,四溢成泽,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下图是史前时期(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遗址分布图。据此图可以推知,史前时期(       
   
A.黄河上游地区重视水利的兴修B.河北平原腹心地带生产力水平较落后
C.各遗存对外来文化呈排斥态度D.黄河流域持续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2023-05-21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三模(保温卷)历史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的重要史前遗存,如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山西襄汾陶寺史前墓地、山东大坟口文化刻符陶器、良渚文化大型祭坛与大型墓葬相继被发现。这些史前遗存的发现(     
A.可用于研究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态B.说明早期文明具有继承性特征
C.表明奴隶制经济已经走向了繁荣D.折射了新石器时代灿烂的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近年在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了多组距今5100年至4900年的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植物考古显示该区域存在史前稻田。这可以用来说明该地区(     
A.农业发展优于黄河流域B.进行史前治水的最早尝试
C.具备早期农业文明特征D.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2024-02-28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石峡文化是岭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于广东省北江和东江流域,因最早发现于广东韶关曲江县石峡遗址而得名。考古发现,石峡文化与岭南文化有着明显区别,与良渚遗址群的江西赣江流域的樊城堆文化关系更密切,因此又被称为“樊城堆——石峡文化”。这反映了新石器时期(       
A.文化遗存呈现多中心特点B.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存在文化交流
C.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传播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已基本形成
2024-03-21更新 | 19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2006—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一书中的良渚古城考古平面示意图。据此可知,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村落景象
C.可以佐证新石器晚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表明早期中国已具备较完善的国家形态
2024-03-29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考古学发现说明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生产工具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晚期发展阶段的农耕工具主要包括:屈家岭文化中少量的穿孔石斧、穿孔石铲,良渚文化中的磨制精细的三角形犁形器、石锛、石锄等。这反映了
A.中国史前稻作文化晚期处于新石器时代
B.中国史前稻作遗址基本分布在黄河流域
C.屈家岭文化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农业活动
D.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
2022-05-24更新 | 474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为某学者根据中国文明孕育展情况,绘制出的中国文化地理分区示意图。这表明,中华文明

A.源头的多元性B.多元一体发展模式
C.注重文化认同D.优于其他地区文明
2022-05-31更新 | 459次组卷 | 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
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
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020-11-03更新 | 978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辽宁营口出土的金牛山文化表明早在2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栖息。在朝阳市喀左县、沈阳新乐遗址、大连旅顺郭家村都发现过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在这里居住的除汉族的先人外,还有东胡、肃慎等民族的先人,辽宁因此形成了与中国中原古文化既有内在联系,又有自己特点的北方古文化区系。根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西、左北平郡明代时为辽东都司,明接管元对辽宁的统治后,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以冶铁、制盐为主的手工业迅速发展,当时本溪已成为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明朝中叶,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

——摘编自朱诚如主编《辽宁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辽宁地区发展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辽宁地区获得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浙江历史大事记》由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专家学者历时数年编纂,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这部大事记上起浙江历史发端,下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约105万字。全书以时为序,全面记载了浙江自古以来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大事、要事。以下属于浙江历史文化的是
①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经鉴定,该原料是家蚕丝 
②乾隆时期曾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③唐宋时期,浙江龙泉窑名闻天下,孩儿枕就产于此窑 
④涌现出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章太炎等一批杰出人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
2022-05-26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高频考点01石器时代的文明 -【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一辑)(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