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山西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古国阶段晚期代表性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彩陶、漆木器、玉器等器物,其中鼍鼓、石磬、土鼓等在大墓中随葬的数量、组合和布设位置都是固定和统一的。即使几座大墓的入葬时间至少相距百年,上述规制也无明显变化。据此可知(     
A.神权在陶寺社会中占据主导B.中原核心的文明格局基本形成
C.古国阶段晚期初步形成礼制D.陶寺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
2024-04-10更新 | 376次组卷 | 8卷引用:押第1题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2 . 成都金沙遗址市是一处商周时代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邑。出土了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其中,玉璋最早流行于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夏朝后人就把玉璋进行扩散传播,玉璋成为了古蜀文明最核心的礼器。由此可知(     
A.中华文明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B.金沙文明属于奴隶社会先进文明
C.古蜀国完全继承了夏的礼制观念D.金沙文明与良渚文化的联系密切
2023-03-03更新 | 44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新石器后期的澧阳平原城头山遗址Ⅲ、IV期城墙的规模和用工量,需要劳动力约为47万人次。夯土城墙、城垣大型中心建筑是复杂工程,既需要较为成熟的行政机构来组织大批人员,也需要有剩余粮食以供这些人员消费。这表明当时中华文明(     
A.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B.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C.铸就了一体化的格局D.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
4 .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以彩绘陶器和以粟等主要栽培作物为特征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以种植水稻和养蚕缫丝技术为特征的河姆渡文化。这反映出我国早期文明(       
A.领先世界其它文明B.水平低下但发展迅速
C.都分布在大河流域D.多地起源又各具特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在遗址中心的莫角山,考古人员发现了30公顷的人工地基,经过部分试发掘,证明其上曾建有宫殿。近年来,又在良渚遗址的西北发现了绵延四五公里的土垒,据推测可能是城墙或堤坊。据此可以推知良渚文化时我国
A.初步确立了君主政治B.已有了初始的文明
C.部落之间的纷争不断D.阶级分化十分明晰
2022-05-10更新 | 806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农业需要人类付出比采集、狩猎高得多的劳动代价,而且实现这两种生存方式的转变还涉及漫长而艰难的物种择优汰劣的选择驯化过程,没有万不得已的外界强大压力和持久不懈的实践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下列关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研究成果中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A.人口出现大幅增长B.气候发生剧烈波动
C.发现大量家畜骨骼D.聚落脱离林缘地带
2024-04-10更新 | 345次组卷 | 8卷引用:押第1题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形葫芦瓶。《诗经·大雅·绵》中“绵绵瓜瓞,民之出生”中的“瓜瓞”即为葫芦。彝族古歌《梅葛》记载:葫芦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类似传说在土家族、侗族等皆有流传。这体现了(       

A.先民文化基因的相似B.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
C.早期国家意识的产生D.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2022-02-21更新 | 724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距今七八千年前,在今河南境内,裴李岗文化几乎继承了贾湖文化全部的器类组合,具体器形则有一定的改造,贾湖文化无疑是裴李岗文化的直系源头。裴李岗文化的三足钵不见于贾湖文化,应该来源于磁山文化,篦点纹、篦划纹与北方的之字纹筒形罐文化系统有关。上述材料强调的是(     
A.天下共主局面的雏形B.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
C.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圈D.中华文明的多元并存
2023-10-03更新 | 29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考古发现的北方某些原始社会文化区域,包括陕北、晋北、内蒙古中南部等地区,其遗址大多有石砌城墙保护,且分布在河谷断崖上,形成时间正好与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时期(距今约8000—3000年)相吻合。据此推知,这一时期该区域(     
A.生活呈现居无定所特征B.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
C.早期农耕文明得到发展D.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有限
2024-03-21更新 | 409次组卷 | 11卷引用:押第1题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考古学家在辽宁西北部牛河梁遗址中发现了女神庙遗迹,以神庙祭坛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众多积石冢组成的基群。女神庙、祭坛、积石冢都是一种特权象征,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原始先民的手工艺水平精湛B.代表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
C.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D.产生了等级分化和神权色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