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据考古新成果,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这表明
A.考古证实中华远古文明由一处发源
B.中华远古各文明之间缺乏相互交流
C.中华远古传说影响原始文明的研究
D.中华远古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2021-02-20更新 | 949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多数村落的农作物种类为粟和黍,只有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中发现有水稻。仰韶文化中晚期,水稻种植向北扩展,中原不少地方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稻作遗存。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点B.奠定了南稻北粟格局
C.催生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推动了农耕文明进程
2024-03-20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南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聚落遗址里都有为数不多的几座陶窑遗迹。陶窑限定在专门的地点,位于环绕居住区的壕沟之外,与居住区明显分割。这体现了当时(     
A.阶级分化明显B.城市规划合理C.社会分工已出现D.早期国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龙山文化初期,陶寺早期聚落兴起,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达四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地。墓地以宗族为单位排列布局,其中包含高等级家族的大墓,这些大墓同普通小墓共同混在同一墓区。这说明,陶寺早期聚落(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父系氏族社会已趋向瓦解
C.血缘族群关系较为牢固D.最高权力继承实行世袭制
5 . 考古发现,日本出土的绳纹时期的玉玦与中国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遗址等出土的玉玦十分相似,而日本玉文化出现年代比兴隆洼文化晚1000多年;在长江下游部分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与日本本州岛日本海一·侧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也高度相似。由此可知,绳纹时代的日本文化(     
A.由中国东迁移民创造B.与中国吴越文化同源
C.受到中华文化的浸染D.以航海业最具代表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近年在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了多组距今5100年至4900年的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植物考古显示该区域存在史前稻田。这可以用来说明该地区(     
A.农业发展优于黄河流域B.进行史前治水的最早尝试
C.具备早期农业文明特征D.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2024-02-28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距今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以粟等为主要作物,并使用彩绘陶瓷;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大致同一时期,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交相辉映,都出现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A.地理环境的优越B.木石工具的使用
C.国家雏形的出现D.中华文明的多元
8 . 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
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
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020-11-03更新 | 978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考古工作者在江苏邳县刘林、大墩子村和新沂县花厅村等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内,发现有装饰品随葬现象。这些装饰品采用玉、松绿石和象牙等珍贵原料,耗费较多劳动力而制成。据了解,江苏境内并不产玉,邻省山东泰山等地才是玉的产地。这表明当时(     
A.社会等级分化日益明显B.私有制占主导地位
C.玉器加工技术世界领先D.商品交换现象出现
10 . 下图是吕克勤主编《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示意图。由此可知此时
A.社会等级森严B.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C.神权色彩浓厚D.权贵阶层开始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