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遗址墓编号出土情况
大何庄墓14随葬三十六块猪的下颚骨
半坡墓152三岁女孩墓,随葬七十九件手工业产品,陶器六件,石球三个,青白色带孔玉石耳坠一件
华县元君庙墓458男性老人墓,随葬六件陶器,砾石围成石棺
姜寨墓7随葬尖底瓶、陶错和精美玉石耳坠共二十多件
A.社会等级观念逐渐产生B.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
C.劳动生产水平日益提高D.私人占有财物和商品交换
2 . 2021年3月20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又有重大发现,历时半年多的发掘,共出土金面具、青铜神树、巨型青铜面具、象牙、贝壳、丝绸等500多件重要文物。四川三星堆遗址文明与中原商周文明同时,但青铜器的造型明显不同,这说明
A.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B.古蜀文明独立自成体系
C.古蜀文明来源于商周文明D.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如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大房子”、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神庙、积石冢”、浙江余杭良渚文化的黑陶和磨光玉器等。这些发现说明(     
A.早期人类已有强烈的宗法观念B.文明起源地分布较为广泛
C.新石器时代区域文明同步发展D.史前文明具有多元性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陶纺轮,灰陶或红陶制作。略成圆饼形或凸圆形,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常见。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织机部件有定经杆、综杆、绞纱棒、机刀、布轴等,在遗址内还出土了葛布和麻布残片以及底部印有细密布纹的陶器等。”根据以上材料,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当时已经出现了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B.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
C.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非常重要D.黄河流域是中国丝织业的源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刘林遗址大部分成人墓都随葬了和死者生前劳动有关的工具,出土情况见如表,可以推断出当时(     
大汶口文化刘林遗址墓葬随葬工具统计表
砺石弹丸网坠小刀牙勾形器纺轮总数
916152211613671
6135122332
A.贫富分化现象严重B.社会组织形式变化
C.普遍使用金属工具D.个体小农经济产生
6 . 正是基于良渚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辽河流域等同时代遗址所反映的文明成就、社会发展状况、区域间的文化互动,考古学家得以确定中华文明形成于5000多年前。这主要说明我国(     
A.有文字的历史超过5000年B.远古文明呈现出中外交融性
C.早期国家的形成比较久远D.考古成果利于提升文明认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07年,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重见天日,在高等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象征王权的玉器及信仰用品,发现的巨大水坝需要至少一万人施工数年,测定年代(距今约5100年)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得多。这表明
A.良渚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B.国家组织形态在当时已出现
C.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流域D.早期王权借助神权强化统治
8 . 国家的出现一般被视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最重要标志。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已具备文明社会初始形态的最有力证据是(     
A.姜寨聚落遗址各墓葬的随葬品差别不大B.仰韶文化出土彩绘陶器
C.陶寺遗址中有宫城、天文建筑和礼器物D.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2023-11-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