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工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2019-11-02更新 | 770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既有青铜尊、青铜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又有青铜立人、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等造型奇特、大气恢弘的文物。这些文物说明了中华文化的
A.连续性和稳定性B.先进性和丰富性
C.多元性和一体性D.地域性和独特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由此可见,良渚遗址
A.是学会农业走向定居的开始B.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
C.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开始D.是中国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国”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出土器物如折腹鼎、背壶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属于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因素等。这体现了
A.早期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华文明领先世界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遗址墓编号出土情况
大何庄墓14随葬三十六块猪的下颚骨
半坡墓152三岁女孩墓,随葬七十九件手工业产品,陶器六件,石球三个,青白色带孔玉石耳坠一件
华县元君庙墓458男性老人墓,随葬六件陶器,砾石围成石棺
姜寨墓7随葬尖底瓶、陶错和精美玉石耳坠共二十多件
A.社会等级观念逐渐产生B.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
C.劳动生产水平日益提高D.私人占有财物和商品交换
6 . 2021年3月20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又有重大发现,历时半年多的发掘,共出土金面具、青铜神树、巨型青铜面具、象牙、贝壳、丝绸等500多件重要文物。四川三星堆遗址文明与中原商周文明同时,但青铜器的造型明显不同,这说明
A.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B.古蜀文明独立自成体系
C.古蜀文明来源于商周文明D.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礼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件玉琮四边雕刻良渚文化典型的兽面纹,近顶端的一侧阴刻有大汶口文化大口陶尊的日月纹,器身局部残留有切割的痕迹。由此推断

A.良渚先民玉器制作技术最为高超B.大汶口文化较良渚文化更为先进
C.区域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交流现象D.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分封制度
9 .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距今7000~5500年仰韶时代已开始出现原始的龙纹,如鱼龙、蛇龙、猪龙、鳄龙等。下图为这一时期考古发现的龙形文化遗存,这些材料有助于研究当时
出土于辽河流域牛河梁遗址的猪首蛇身玉猪龙。
巢湖流域凌家滩文化中出土的玉龙文,头部雕出鳄鱼的须、嘴、鼻眼。

①原始部落的信仰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
③农耕经济的起源   ④文化的交流互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2-0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陶纺轮,灰陶或红陶制作。略成圆饼形或凸圆形,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常见。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织机部件有定经杆、综杆、绞纱棒、机刀、布轴等,在遗址内还出土了葛布和麻布残片以及底部印有细密布纹的陶器等。”根据以上材料,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当时已经出现了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B.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
C.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非常重要D.黄河流域是中国丝织业的源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