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辽宁营口出土的金牛山文化表明早在2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栖息。在朝阳市喀左县、沈阳新乐遗址、大连旅顺郭家村都发现过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在这里居住的除汉族的先人外,还有东胡、肃慎等民族的先人,辽宁因此形成了与中国中原古文化既有内在联系,又有自己特点的北方古文化区系。根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西、左北平郡明代时为辽东都司,明接管元对辽宁的统治后,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以冶铁、制盐为主的手工业迅速发展,当时本溪已成为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明朝中叶,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

——摘编自朱诚如主编《辽宁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辽宁地区发展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辽宁地区获得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浙江历史大事记》由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专家学者历时数年编纂,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这部大事记上起浙江历史发端,下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约105万字。全书以时为序,全面记载了浙江自古以来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大事、要事。以下属于浙江历史文化的是
①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经鉴定,该原料是家蚕丝 
②乾隆时期曾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③唐宋时期,浙江龙泉窑名闻天下,孩儿枕就产于此窑 
④涌现出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章太炎等一批杰出人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
2022-05-26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21年,西方学者认为仰韶遗址(河南省渑池县)出土的彩陶由西方传入,进而宣扬“中华文化西来说”;20世纪40年代,通过对甘肃齐家墓葬出土的彩陶研究,证明仰韶文化要早于齐家文化。中国考古学者的这一发现
A.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B.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C.表明考古文物价值重于历史文献D.解释了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
2022-03-13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五)历史试题
4 . 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北徐水发现一处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一批陶器、石磨盘、植物种子等。此后,江西、广东等地也都发现万年左右的文化遗存。这说明中华文明(     
A.手工业技术非常发达B.从黄河流域扩散四方
C.具有多元起源的特点D.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5 . 龙山文化在山东省龙山镇首次发现,后来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其中郑州龙山文化遗址发现有大型宫殿、护城河等遗迹,据历史文献记载,此为黄帝“有熊国”故地。而山西陶寺遗址,一般也被认为属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     
A.为研究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提供了证据B.说明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C.表明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城市规制D.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6 . 下图是吕克勤主编《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示意图。由此可知此时
A.社会等级森严B.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C.神权色彩浓厚D.权贵阶层开始出现
7 . 下图是陕西省西安高陵的杨官寨遗址(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前)发掘的高颈彩陶壶,与山东大汶口文化同类器具十分相似。据此可推知,该遗址所属时代
A.处于母系氏族早期B.用打制石器进行渔猎
C.出现社会贫富分化D.开始形成群居的聚落
2022-04-30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生学科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以来,国内学界越来越充分地确信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是毋庸置疑的,是源远流长的。但国际上仍有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的文明史只能从商代开始。


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于五千年前。(要求:从古史传说和考古材料两个角度阐述,逻辑清晰,语言精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铅同位素考古》记载,根据同位素测试结果,四川三星堆和江西吴城两处遗址所出的铜器都属于特殊铅器物,都使用了同一来源的金属原料,它们的铸造技术是一脉相承的。据此可知,该时期
A.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B.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高超
C.中国经济呈现区域化特征D.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格局
10 . 中国有“丝国”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在某文化遗存中发现了绢片、丝带、丝线等,该文化遗存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