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0971次组卷 | 161卷引用: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2021-06-09更新 | 11374次组卷 | 87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84次组卷 | 258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1精编版)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如太公在齐国“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伯禽受封治鲁,则“变其俗,革其礼”;秦襄公在“岐以西之地"吸纳周边部族立国开疆。周代分封
A.创立了家天下的政治模式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推动了区域间的文化认同D.明确了君臣间的政治隶属关系
2022-06-14更新 | 1522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卫国的始封君康叔受封于“河、淇间故商墟”。周公分封康叔时告诫他说:“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示君子可法则。”后来,“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促进了族群融合B.政治伦理关系严密
C.墨家尚贤思想的传播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6 .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2019-01-30更新 | 5850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2卷)
2013·上海·高考真题
7 .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2019-01-30更新 | 346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上海卷)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时期,通过封建,同姓(姬姓)子弟建立起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成为周王朝的所谓“伯父”或“叔父”之国,至于同姓诸侯之间,则成为所谓“兄弟之国”。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本身具有高度的灵活性B.与宗法制之间联系紧密
C.保障西周统治的长久性D.凝聚了族群间政治稳定
2022-07-07更新 | 649次组卷 | 6卷引用:第01练中华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专用)
9 . 王国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与材料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对应的是(       
A.宗法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分封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D.郡县制和宗法制
2022-06-24更新 | 1023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03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型-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10 . 周灭商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C.导致地方势力不断膨胀D.奠定了中国的疆域版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