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玉石钺,最初是一种农具,后来演变成为兵器,最后成为刑具。玉石钺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贫富分化的出现B.社会演进的趋势
C.部落战争的扩大D.氏族社会的发展
2023-12-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距今6000多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一座墓葬中由蚌壳堆出的龙的形象;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凌家滩文化中都出土了身体呈C型的玉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聚落级差”是指不同聚落之间规模及发展水平的差异。良渚文化中,余杭地区以莫角山巨型台基为中心的聚落,在礼制设施和高规格墓葬的数量与尺度上远超越其他,形成明显聚落级差,且呈现扩大化趋势。这体现了(     
A.良渚文化领先于其他文化B.早期城市的萌芽正在孕育
C.良渚文化区域性联系加强D.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反映了(        
时间遗址出土情况
距今8000年前后河南舞阳贾湖随葬骨规形器、骨律管(骨笛)等可能用于观象授时的天文工具
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汝州阎村墓中陪葬的一件陶器上彩绘了具有战争纪念碑性质的“鹳鱼钺图”
距今5000年前后浙江余姚良渚镇遗址有宫殿区、内外城垣,十数座高、低水坝等水利工程
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
C.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D.等级观念产生和阶级分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公元前3000~前2500年我国文化发展形势图。这主要反映了
A.国家统一趋势加强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华夏认同观念产生D.南北文化均衡发展
2022-02-02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刘林遗址大部分成人墓都随葬了和死者生前劳动有关的工具,出土情况见如表,可以推断出当时(     
大汶口文化刘林遗址墓葬随葬工具统计表
砺石弹丸网坠小刀牙勾形器纺轮总数
916152211613671
6135122332
A.贫富分化现象严重B.社会组织形式变化
C.普遍使用金属工具D.个体小农经济产生
7 . 据考古发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些古人类遗址中,男女性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纺织技术较为成熟B.国家产生更新就业观念
C.贫富分化尚未产生D.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
2023-08-2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家庭手工业正逐步产生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9 . 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墓葬中并无葬具,而中、晚期墓葬发生了变化。大墓不但规模大,且常有木椁葬具,随葬品丰富精美,小墓墓坑窄小,有的仅随葬一件陶鼎。由此说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A.建立了国家的雏形B.出现贫富分化
C.生产力水平提高D.产生了私有制
10 . 旧石器时代盛行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刮削器等,新石器时代盛行磨制石器,常见的有斧、刀、镰、犁等。这变化反映了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A.早期生产工具受自然条件限制B.早期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C.早期农业生产工具已发展成熟D.早期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