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梳理了我国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部分多元文明,从该表中能够得出的认识有
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红山文化
(距今约6000—5000年)
仰韶文化
(距今约7000—5000年)
大汶口文化
(距今约6500—4500年)
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7000—5000年)
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良渚文化
(距今约5000—4000年)

①新石器时代我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②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
③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别广泛
④早期中华文明朝着多元一体方向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某一文化遗存的描述。该文化遗存是
A.河姆渡文化B.红山文化C.良渚文化D.仰韶文化
2021-08-26更新 | 412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案)
3 . 下图是一次文化遗产日研讨会的宣传图,与此直接相关的文化遗址是
A.仰韶文化遗址B.红山文化遗址
C.龙山文化遗址D.良渚文化遗址
2021-06-08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tura和co/ere,本意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字根, 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种之意。”据此判断,中国的文化源头应始于
A.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
C.进入青铜时代的商朝D.封邦建国体制建立后的西周
2021-03-23更新 | 525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1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杭州良诸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琮(如图),在其后全国多个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不少造型风格类似的玉琮,如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琮其造型和纹饰都与良渚玉琮高度一致。这表明
A.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B.金沙文化是良渚文化的延续
C.早期中华文明存在一定联系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7 . 据考古新成果,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这表明
A.考古证实中华远古文明由一处发源
B.中华远古各文明之间缺乏相互交流
C.中华远古传说影响原始文明的研究
D.中华远古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2021-02-20更新 | 941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下面是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据此可知中华文明

A.起源最早B.多元一体C.分布广泛D.延绵不断
2021-02-07更新 | 620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1975年在山东日照市东海峪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此杯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为泥质黑陶,器表乌黑光亮,胎壁薄如蛋壳。此杯属于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
10 . 圆形石锄是用石头磨制而成的,中间的圆孔内装上柄就可用于锄地(如图1)。最有可能使用这种工具的中国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仰韶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