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旧石器时代的所有古人类都已经学会用火
B.新石器时代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
C.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
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的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距今(2019年)、一万年前后,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
B.早期农耕聚落时期,先人们实行共同耕作按劳分配
C.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居,因为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
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世界文化遗产应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离不开对遗址重要价值的总结概括。下列项中,能体现其价值的关键词有(     
A.旧石器时代人类进化材料最丰富
B.黄河中游地区彩陶文化史前时期
C.长江中下游稻作文化母系氏族公社
D.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中国5000年文明史
4 . 早期中华文明,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前一个点需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即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后一个点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下列项中,对此叙述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考古材料是了解和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特征的唯一路径。
B.甲骨文、青铜铭文以及其他文献记载等全部属于文献资料。
C.传世文献出于当时人追述和概括,有绝对的史料价值。
D.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早期中华文明,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前一个点需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即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后一个点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下列项中,对此叙述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由于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成为了解和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特征的唯一路径
B.对于研究早期中华文明而言,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其史料价值相当
C.传世文献往往出于后人的追述和概括,史料价值不高
D.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2023-10-31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类型为代表。其彩陶上的玫瑰花瓣纹引人注目,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这有可能是中华民族以“华”为名的起源。材料表明该考古研究(     
A.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B.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C.必须与文献记载相互验证D.高度概括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2023-05-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年进入、四千年过渡、三千年巩固、两千年转型”七个阶段。其中五千年进入指的是(     
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生活趋于稳定B.实现了对王畿地区之外区域的控制
C.阶级分化较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D.王位父死子继,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