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     
A.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023-12-14更新 | 55次组卷 | 54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图一所示的文物是五千年前辽河上游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图二所示的文物是同时期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出土的龙首纹玉镯。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B.早期中华文明的多源多元
C.不同文明有共同的价值取向D.南北文化格局的逐渐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7更新 | 346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省澄迈县澄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有数百处,新石器文化遗存有一万多处,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社会持续发展
C.多元一体D.分封体制强化
2023-01-2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B.实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
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D.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诞生
2023-01-12更新 | 77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距今5000年的良渚古城是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良渚王城有300多万平方米,良渚还拥有631万平方米的外郭城。据此可知,良渚(     
A.最早开始定居生活B.农耕技术领先全国C.具备国家初始形态D.具有多元文化特征
2022-1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遗址“距今约7000-5000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考古发现,四川营盘山、波西等遗址的先民已经发展出原始种植业,以种植粟和黍等早地农作物为主。营盘山先民还学会了驯养家畜,在大渡河上游的哈休遗址也发现了类似情形。这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四川地区(     
A.原始农业得到初步发展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形成
C.与中原地区有密切往来D.商品交换促进农业发展
9 . 我国已发现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存中,有的墓葬建有人工堆筑的大型墓台,有宽大的墓穴、精致的葬具,特别是随葬有一大批制作精美的玉制礼器。有的墓穴狭小,随葬的只是简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装饰用玉饰件,也没有专门营建墓地,只是散落在居住地的周围。墓葬之间的不同可看出当时(     
A.男尊女卑现象产生B.属于打制石器阶段
C.权贵阶层已经出现D.处于母系氏族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华大地自古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新石器文化遗存如满天星斗,遍布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形成不同的文化区域。这些文化区域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     
A.混合性B.独特性C.单一性D.多元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