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


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3-06-11更新 | 596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五省)历史真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记》“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以黄帝、颛项、帝喾、尧和舜为五帝,并以黄帝为中国古史的开篇,其中必有深意。

特征事迹
黄帝发展生产力的军事盟主当时“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因此“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五谷)”,以征不顺者,并“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颛顼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整合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祖先、神灵):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
帝喾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鬼神而敬事之。
德治观念形成国家统治形态完善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制定各种刑罚,规定“眚灾过(过失犯罪),赦;怙终贼,刑”。行厚德,远佞人,“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禹、皋陶、契、后稷等22人各司其职,“咸成厥功”,“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摘编自侯旭东、甘阳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司马迁的“深意”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通过十数年对黄河、淮河、长江等河流的治理,使他受水患之苦的百姓逐渐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法的发展。大禹堪称中国古代圣王的典范,所以“禹劳天下,而死为社”,成为了古代社会的社稷之神、国家之神,得到了历代王朝的册封与祭祀。从秦朝到明清,对大禹的官方祭祀和民间崇拜规格越来越高。国家的宜教及大禹信仰官方地位的确立,进一步促进了地方信仰的发展。在主要的江河湖畔,尤其是黄河、京杭运河沿岸分布有大量禹王庙宇。明清时期,湖北、湖南两省商人往往在异地修建禹王宫,作为商业会馆,用以贸易交流、祭祀神灵、联络乡情,增强本省商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大禹已成为华夏民族坚忍卓绝、勤恳不息、尊重自然、艰苦奋斗精神传承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郑民德《大禹治水:历史变化中的国家信仰与社会崇拜》


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围绕“大禹崇拜”,自拟一个具体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9-08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辨析大禹治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铜器铭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图为西周遂公盨(XU)青铜器铭文拓片。内容为:“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沫唯德,民好明德……益干懿德……心好德……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


大禹治水是我国千古传诵的治水而立国的故事。《尚书》的《夏书·禹贡》篇记载:“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遂公盨铭文第一句也记载了这一事件。


“遂公盨青铜器铭文”和《尚书》能否互证“大禹治水”的真实性?请简述理由。
2023-11-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