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在西周燕都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陶器有簋(guǐ)鬲(lì)小口瓮等,其中侈口厚唇簋、联裆鬲分别体现了商朝和西周的文化风格,小口瓮则呈现燕地文化的特点。这些出土文物
①是研究燕地制陶技术的实物史料 ②全面反映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
③有利于研究燕地的社会生活状况 ④体现了燕地多样文化融合的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荀子·效儒》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从史料看西周分封的主体是
A.王族B.功臣C.先代贵族D.姻亲
3 . 据史料记载,周成王弟弟唐叔虞被分封在山西,建立晋国,接受的指令是:必须尊重当地夏人的文化传统和土著戎人的风俗习惯。周公儿子伯禽被分封在鲁国,那是奄人的居地,鲁国就有“社”与“奄社”并存的现象。据此可推知,分封制的推行
A.促进了西周文化的多元化B.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
C.推动了王室直接管理地方D.加强了地方的自主性
2020-10-18更新 | 284次组卷 | 18卷引用:金太阳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
4 . 下表为商周时期有关史官职责的史料
商朝职责:一是掌管天文术数,负责天神与统治者之间的沟通,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二是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宣达王命、献书规谏等
西周设置了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右史(记事)

由此可知
A.商朝史官不能干预商王活动B.商朝史官受制于君主的命令
C.西周政治神权色彩有所下降D.西周史官不再参与国家管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
2019-10-10更新 | 14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卷
7 . 有学者认为“该制度下每个中心都以结构复制的方式,将中心的治理模式、文化生态等特性‘粘贴”下来,即部分拥有整体的全部功能。因此,当一个中心被摧毁后,其他中心可以重建系统。”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中央集权制度呈现出稳定性B.郡县与中央的组织结构相同
C.宗法制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D.分封制具有防乱御变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如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B.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C.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
D.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9 . 有学者认为,以西周为中心,通过分封将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变成了西周的“前庭后院”;而庭院中的人们通过种种交流往来,形成了日益相近的生活习俗与价值认同。这表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消除了各地的文化差异B.分封制建立标志中华民族形成
C.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D.分封中孕育着国家大一统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