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说明当时北京人已经掌握了以下哪种生产技术(     
A.种植水稻B.会使用火C.烧制彩陶D.铸造青铜
2023-08-07更新 | 193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北京周口店的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B.会种植庄稼
C.已经饲养家畜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2022-06-14更新 | 911次组卷 | 45卷引用:滚动综合测评2-【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为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观察此图,你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遗址分布星罗棋布B.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C.部落联盟战争频繁D.早期国家开始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态势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2021-11-02更新 | 27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7 . 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
B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C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夏朝出现牛耕
D《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天下耕作周代出现刀耕火种
A.AB.BC.CD.D
8 . 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这表明
A.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的形成B.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C.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D.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
2020-12-06更新 | 625次组卷 | 27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早期人类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拣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这个时期应当是
A.北京人时期B.大汶口文化时期
C.仰韶文化时期D.良渚文化时期
10 . 考古界把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这段时期称为石器时代,又把石器时代细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界划分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
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D.建筑技术的掌握与改进
2020-11-17更新 | 273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师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