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中找到延伸现象。这表明(     
A.中原文明辐射四方B.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C.中华文明一体发展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2 . 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小墓往往无随葬品或者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等;大墓不与小墓为伍,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已经出现阶级分化B.国家形态已经成熟
C.玉器加工初具规模D.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2024-05-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甘肃省东乡县林家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刀,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被誉为“中华第一刀”,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该文物(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的进步
B.印证了青铜冶炼技术由西向东传入
C.揭开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序幕
D.证明中国青铜文化已形成独特体系
2024-05-13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在火烧沟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的墓葬中,发现有精美的玉器随葬品,墓葬中的男女都佩戴有金银首饰、松绿石珠等,还有狗、猪、牛、马、羊等牲畜,其中羊骨多而普遍。据此可知,火烧沟文化时期(     
①属新石器时代后期②国家形态趋于成熟③畜牧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④墓葬建筑工艺高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私有财产的出现和阶级分化是原始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马家窑遗址中有较多种类彩陶的出现
B.仰韶文化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马厂文化遗址中出现大量动物骨骼
2024-05-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是一处距今5200—4600年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出土了陶器残片及石斧、石刀、纺轮、骨笄、匕、镞、针等。陶器主要有平沿小口尖底瓶、宽平沿盆、盘、罐、缸、瓮等。通常在宽沿盆内会画着各种图案。陶器纹饰则多为横篮纹和绳纹,有少量为方格纹。这些物品可用来研究当时南佐地区(     
A.生活方式和文明风貌B.文明的对外辐射范围
C.社会等级秩序的确立D.早期国家的政治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跋山遗址,出土、采集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动物骨骼1万余件。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和不断扩充,完整构建起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时空框架,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史前遗存的分布范围,是东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阶段的重大考古发现。相关发现首次揭示出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充分利用的史实。这说明(     
A.历史记载的可靠与否须通过考古发掘加以核实与鉴别
B.不断发现的史料可以丰富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
C.考古研究的最重要价值在于能够推翻原有的历史研究
D.最新科技的应用能够让史学研究立足现实,以古鉴今
2024-04-1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8 . 据林华东先生统计,良渚文化玉器的品种至少有61种之多,按其功用可分为:礼器、装饰品、组装件和杂器。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画花纹和镂孔。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良渚文化呈现早期国家特征B.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私有制
C.原始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D.良渚文明手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
2024-03-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石峁古城(见如图),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中国史前城址。皇城台是四周砌筑层阶状护坡的台城;内城以皇城台为中心,沿山势砌筑石墙;外城是一道不规则的弧形石墙。据此可以判定,石峁文化时期(     
A.陕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中心B.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已确立D.城市发展呈现制度化与统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石家墓地·遇村遗址是甘肃庆阳地区发现的周代高等级贵族遗迹。在文化内涵上,石家基地第一期与遇村遗址第二期都以周文化为主体,北方草原文化占有一定比例;而到石家𧑉地第二期与遇村遗址第三期时,秦文化因素特征明显。这反映出周代(       
A.社会层级结构的等级化B.区域间的文化传播与民族交融
C.政治格局演变的复杂性D.厚葬成为恭行孝道的最佳方式
2024-03-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