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位于中原各国通往东南吴越的交通要道,同时此地气候温和,土质疏松,易于耕作,出现了陶丘、彭城、宋城等商业都会,也是当时较早征收关税的国家之一。这表明当时(     
A.宋国跻身政治军事强国之列B.“工商食官”政策使宋国商业繁荣
C.宋国最早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多重因素使宋国商业一度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易经》对周初商业贸易活动有如下记载:“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贾卖……用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由此可知周初(     
A.职业商人群体逐渐形成B.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儒家思想影响商业活动D.商业逐利意识相对淡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根据《周礼》的介绍,西周时期的“市”已经有了三种类型。一种是大市,一般在中午举行,主要是族与族之间进行交易。第二种是朝市,早上举行,主要以商贾贩卖为主。第三种是夕市,晚间举行,主要是由小规模的贩夫贩妇进行交易活动。上述记载表明西周
A.商业活动形式多样B.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私营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D.已经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2022-04-03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图所示考古资料可用于说明

图 山西出土的商代铜铸贝
A.天然海贝是最早的货币B.金属铸币应起源于商代
C.铸造技术较之前代发达D.商代商品交换有所发展
2022-01-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战国时期不同货币的主要流通区域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可知,当时
A.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发展B.各国大都推行重商政策
C.各诸侯国商业走向分裂D.地理位置影响货币流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一些区域性的或全国性的经济都会,如定陶因交通发达被推为“天下之中”,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雒邑“东贾齐、鲁,南贾梁、楚”。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分封制的瓦解促进了经济发展B.生产技术进步推动了商业发展
C.诸侯争霸兼并推动了商业发展D.各国的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失败
2021-12-06更新 | 376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锦江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2021-10-06更新 | 482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时期,粮食价格已用铜币来计算;临时雇工即“佣客”工资已用铜币来支付;国家征收的部分赋税已开始用铜币来交纳;当时在各国流通的铜币有“布”“刀”“圆钱”“铜贝”四种形制。这表明
A.重农抑商政策效果不佳B.社会政治影响到货币的形制
C.青铜铸造技术有所进步D.商业发展促使货币广泛流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84年,在大连凤鸣岛陡峭的半山坡上发现了战国时期的货币窖藏,货币不分类别混杂放置,有刀币、布币、圆钱三种,总计2415枚。考古发现,藏币者没有深挖窖坑,只是将货币放入砾石中,盖上一大石板,再用砾石堆砌周围。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
A.秦国与楚国战争频仍B.尊富崇利蔚然成风
C.区域间经济联系密切D.货币兑换状况混乱
2021-04-26更新 | 927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