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春秋末期) 范袭耕作于五湖,教当时落伍于中原的当地越人制陶、养鱼等技术,使该地制陶、养鱼技术富甲天下: 提出“经济循环”、“积著之理”、“待乏原则”、“完物上种”、“薄利多销”、“资金流转”、重视地利“平来齐物价格”理论;其贸易范围之广,南及楚、越,北达辽东,西逾晋陕。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摘编自侯同江韩立样《商圣范蠡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范蠡务农经商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范蠡发展经济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析。
2018-05-09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下列属于其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发出上述言论的古代思想家,最有可能还提出
A.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B.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道,未有外乎其心者
19-20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他引用的古典名句最有可能出自
A.《论语》B.《孟子》C.《老子》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段文字出自(     
A.《论语》B.《老子》C.《春秋》D.《韩非子》
2021-11-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要了解他的思想,可以查阅的著作是
A.《道德经》
B.《论语》
C.《墨子》
D.《楚辞》
8 . 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中,道家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儒家主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两者所说的“道”都注重(       
A.重建等级秩序B.强调道德标准
C.维护统治行为D.规范个人修养
2024-02-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受教育的对象应该不分高低贵贱和贫富差别,但为了养家糊口,孔子对他的学生还是收了一定的“学费”。他收的“学费”主要是(     
A.货币B.粮食C.布匹D.肉类
2023-12-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孔子治学主张“博学”,即”多闻”“多见”,掌握广博的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人。他说:“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较;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据此可知,孔子倡导“博学”的重要目的是
A.增长人的才艺B.树德立人C.培育政治人才D.改造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