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握有百万资财的富商巨贾,“大者倾都,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其中一些人堪比一都之君,与其有着相似的物质生活,这些人被称为“素封”。“素封”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B.礼乐制度已不被遵循
C.社会生产力极大进步D.官府重视商业的发展
2 . 春秋时期,“工商食官”逐渐被冲破。一批新兴私营工商业主逐渐拥有庞大资产,“贵"的阶级外,又增加“富"的阶级,“贵”“富"由合走向分离。这一变化促成社会结构由贵贱等级转向为
A.城乡之间的国野之分B.地主和农民的阶级鸿沟
C.士农工商的职业区分D.君主与平民的统治结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的经济有了重大发展,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下图是《流行于战国时期的部分诸侯国货币》,由此可以推断
A.货币的形制极具艺术性B.战国的铸铁技术已成熟
C.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D.经济发展需要货币统一
4 . 战国时期,求富趋利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目标,社会上普遍把求富趋利看成是人的本性,所谓“富者,人之情性逐利,若水之趋下”,在当时,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能够致富,便被人刮目相看。这一现象的盛行说明当时
A.小农文化的逐渐形成B.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C.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D.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2021-10-12更新 | 19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盂”铭文记载:矩伯庶人在裘卫那里取了朝觐用的玉璋,价值贝八十朋,可以付给“十田”;矩伯又取了一些皮货、衣物,共值贝二十朋,可以付给“三田”。这说明当时
A.土地私有化现象严重B.贝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工商业管理较为严格D.官营手工业十分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被希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私营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B.“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C.开始实行重农抑商D.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圜钱来源于纺轮或玉璧,成为战国后期北方各国的流通货币。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
A.铸币形制体现劳动人民智慧B.商品经济活跃推动货币产生
C.货币体制混乱阻碍国家统一D.各诸侯国借助货币推广农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景象:“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中心城市人口众多经济繁荣B.战乱之下难民为患的时代特征
C.列国纷争促进了人口大迁徙D.经济发展促进了华夏民族认同
2021-11-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从事商业经营的人一般称之为“商人”,这一说法源于(   
A.商朝B.汉朝C.唐朝D.清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