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据《吕氏春秋》记载,鲁惠公(前768年~前723年在位)曾派人向周天子请教郊庙之礼,史角奉周桓王之命前去传授,并一直留在鲁国,墨子也在鲁国曾跟随史角的后人学习过。《汉书·艺文志》亦载“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掌管宗庙的宫职)”。材料可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百家争鸣的盛况B.学术下移的趋势
C.墨家思想的精髓D.人才流动的活跃
2022-07-1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社”本义指土地神,社祭本起源于民间社群,但在分封制下,“社”变为贵族的保护神,主持社祭是贵族的专利;战国时期,立社、祭社又成为民众普遍参与的事情。这一变化说明战国时期
A.土地私有确立B.百家争鸣兴起C.出现社会转型D.重视鬼神观念
3 . 西周的文献多为政典或史书。到春秋战国时儒墨渐成显学,阴阳、道、法、名、农蜂起,学者“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不可胜道。出现该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礼乐制度崩坏B.士阶层的崛起C.学术文化下移D.生产力大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