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孔子曾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孔子在《春秋》中进行的“华夷之辨”,把文化(礼乐)放在了区分标准的第一位,大诗人韩愈在《原道》中曾评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至中国则中国之。”可见孔子重文化的主张利于(     
A.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遏制诸侯割据势力的发展
C.推动各族人民的互动认同D.推动礼乐制度形成与发展
2023-01-09更新 | 8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春秋时期,老子认为:“故贵以身(生命)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表明老子
A.认同生命本位的理念B.强调个人与社会统一
C.反对诸侯争霸战争D.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
2021-03-15更新 | 272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
A.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B.儒学维系统治秩序
C.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
D.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