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社会变革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___崛起。
(2)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3)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2022-10-24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德治与法治之争:背景:东周时期,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而以儒家的____思想与法家的____思想影响最大。
2022-10-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百家争鸣
历史背景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政治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____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思想文化____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
重要派别儒家孟子:人性善,孟子提倡____,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____思想的光辉;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荀子:人性____,主张隆礼重法;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以____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邹衍:五行间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相生相胜”,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墨家墨子:节俭、________、“尚贤”
法家韩非子: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____
影响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____运动
不仅为新兴的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2022-10-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思想
①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②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_____________”思想
①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②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
①对于当今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②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2022-08-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完全崩溃B.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活跃
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D.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2-08-19更新 | 610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面对战国时期“天下恶乎定”,孟子认为“定于一”;墨子的政治理想是“尚同”;韩非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两贵”“夫妻共政”是祸乱的原因。这可以用来说明,诸子百家(     
A.代表相同阶级利益B.既有争辩也有共鸣
C.都主张中央集权制D.思想主张日益趋同
7 . 《礼记.学记》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期,教育形成了“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的局面。这表明西周时期(     
A.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B.私人办学较为普遍
C.初具了选官制的雏形D.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2022-07-23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暑假必刷卷02-2022年新高三历史暑假必刷卷(新高考地区适用)
8 . 东周时期“游说之风盛行,论辩之士雄起,讲演之学开辟”,形成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百家争鸣时代。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③使儒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作的相关记述。这反映出(       

主张

出处

“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

《左传》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道德经》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倾向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民主思想得到传承与发展D.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
2022-07-01更新 | 490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纷纷抛弃“用贵治贱”的陈旧观念,礼贤下士,甚至“与其分土”,形成了“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的繁荣景象。这反映出当时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学术下移促进思想解放
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D.社会动乱鼓舞养士之风
2022-06-28更新 | 710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3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型-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