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屈子行吟图》(见下图),成功地塑造了屈原的典型形象。画面上屈原踽踽独行,吟歌于泽畔,形容憔悴中有坚毅之色。屈子在踽踽独行中吟道

①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②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④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天问》有云:“列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从这段材料可以读出的信息有
①描述了武王伐纣的情景   ②该诗的句式较为灵活
③反映作者大胆怀疑精神   ④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古诗文有谓:“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据行文风格和内容判断,该诗文最有可能出自
A.《诗经》B.《论语》C.《易经》D.《离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材料体现的这一文学体裁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屈原C.李白D.苏轼
2019-12-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力主联齐抗秦,遭谗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闻讯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据此可知
A.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则受到冲击
B.屈原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
C.推动了民族间交流和文化认同感
D.秦朝加强了边疆地区控制与管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的《离骚》。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理想主义
2018-01-02更新 | 30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0年广西桂林中学2011届高三八月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时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国文学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
A.中原B.齐鲁C.楚地D.巴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离骚》B.《春秋》C.《论语》D.《诗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B.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C.“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
D.“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