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史实反映了(     
A.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
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
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
2022-07-10更新 | 674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周礼》的记述中,民间借贷活动必须在政府规定的利息下进行,且民间借贷需立“傅”(券书),一旦产生借贷纠纷,政府则依据借贷时的“傅”进行判定。这表明当时(     
A.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B.政府重视规范借贷问题
C.民间借贷现象逐渐衰落D.货币信贷形式普遍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战国时期,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各国统治者积极推动各地物产在全国流通。工商业者“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弃”,以求得最大的利润。这表明
A.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群体的主体B.商品经济发展超过农业经济
C.商品经济是农本经济的补充D.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4 . 在已经挖掘的商代遗址中,不论早期还是晚期,都发现了大量来自远方的物品,如产于东海、南海乃至印度洋的海贝、鲸鱼骨、海龟,以及来自新疆地区的玉石等,可见当时
A.已经出现丝绸之路B.疆域范围极其广大
C.掠夺成为主要方式D.商业已有一定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4年,在大连凤鸣岛陡峭的半山坡上发现了战国时期的货币窖藏,货币不分类别混杂放置,有刀币、布币、圆钱三种,总计2415枚。考古发现,藏币者没有深挖窖坑,只是将货币放入砾石中,盖上一大石板,再用砾石堆砌周围。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
A.秦国与楚国战争频仍B.尊富崇利蔚然成风
C.区域间经济联系密切D.货币兑换状况混乱
2021-04-26更新 | 927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2017-06-25更新 | 3202次组卷 | 59卷引用:广东仲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战国城市有固定的产品交易场所一一市。据史书记载,“市”上有金铺、粮铺、珠宝玉器铺、绸布铺、皮铺等,促使城市手工业竞相为“末作奇巧”,生产“悦在好玩”之品。此记载表明当时(       
A.工商业以迎合贵族的需要为主B.手工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私有制促成手工业兴盛D.从事商业利润丰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