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墨子指出:“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据此可知,墨子主张
A.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救济B.建立“大同”和谐社会
C.政府要赈济贫困的人口D.社会财富为人民所共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楚公输班造云梯将攻宋,墨子达楚止战。两位奇才在楚国宫廷进行了模拟战争:公输班攻,墨子守,以鲁国民间工匠隐语作规则,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班九设攻城机变,墨子九次挫败;公输班技穷智竭投械认负。面对墨子高超智慧及宋国数百墨家弟子严阵以待,楚王哀叹:“无攻宋矣。”这体现了墨子
A.主张仁爱的核心思想B.崇尚和平的治世态度
C.非攻自卫的战争理念D.反对春秋的兼并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记载,楚惠王的使者穆贺当面抨击墨子的学说是“贱人之所为”;荀子批评墨子的学说是“役夫之道”。这说明,墨子的学说
A.反映了平民阶层的要求B.抑制了统治阶级的暴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阻碍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2019-09-29更新 | 38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届东北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等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墨子在《非命》篇中,反对儒家所宣称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主观的“力”。这一主张
A.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潮流B.得到了当时各国国君的推崇
C.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D.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愿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墨子则提出“节用”“兼爱”的主张。据此可知两者都强调(     
A.个人的人格修养B.礼乐制度的约束
C.爱设有等级差别D.以礼节制人性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诸子中,儒家主张“仁”以血缘为基础,强调等级秩序;墨家主张“仁”要“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使彼此利益兼而为一。由此可知儒墨关于“仁”的主张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B.都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
C.形成了完整的哲学体系D.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
2021-03-04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墨家主张“非攻”,认为(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这种观点(     
A.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B.显示了明显的功利特征
C.顺应了时代变迁的需求D.渗透着诸子思想的交融
2022-07-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墨家的“兼爱”思想
2018-01-01更新 | 486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0年佛山一中度高二上学期段考历史文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下列选项与该思想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民贵君轻B.节俭、尚贤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