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国语》记载了大量臣子对君主的箴谏活动。在西周中后期和春秋前期的箴谏活动中,《诗》《书》和所谓的“先王之制”等传统资料被用作论据。而春秋中后期的很多箴谏内容,逐渐抛弃了礼义、道德的说教,而是客观地分析当时的形势。这一变化反映出(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社会变革冲击传统观念
C.变法思想成为主流D.传统君臣关系走向瓦解
2024-05-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据学者钱穆研究,春秋时期虽则不断以兵戎相见,而大体上各诸侯国“均重和平、守信义”,经常发生“赋一首诗,写一封信,而解决了政治上之绝大纠纷问题者”。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B.传统政治秩序仍然有效
C.统治者依然能专制独裁D.礼乐制度受到普遍推崇
2024-03-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时,晋国大夫赵简子问太史蔡墨:为什么季氏赶走鲁昭公而百姓还能顺服他呢?墨回答:“天生季氏,以贰(辅佐)鲁侯,为日久矣”,“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蔡墨的回答 (     
A.表明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B.折射出传统秩序被破坏的状况
C.反映奴隶主贵族丧失世袭特权D.说明民本思想被各统治者认可
2022-12-28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春秋时,鲁有郊礼,此天子之礼也。季孙氏祭泰山,此诸侯之礼也。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祭祀后天子撤去祭品所唱之诗)彻。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遭到破坏B.分封制走向崩溃
C.贵族阶级已经堕落D.宗法制得到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