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影响实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____运动。
影响:它不仅为新兴的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2022-12-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秦朝政治制度背景
(1)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__________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____权力加强,____制、____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2022-12-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3社会定型期—— 秦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3 . 诸子百家学说
学派代表人物核心观点评价(影响)
儒家孟子(孟轲)⑴认为______,继承孔子的“仁”,提倡“____”;
⑵在“仁政”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他们的学说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____的思想,为新兴的___________提供了理论基础
荀子(荀况)⑴认为人性恶,主张________
⑵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道家庄子(庄周)⑴宣传天道和自然无为;
⑵崇尚________,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加消极、保守,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墨家墨子(墨翟)⑴主张“____”“____”;
⑵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反对任人唯亲
代表_______的利益
法家韩非子⑴主张变法革新;
⑵主张君主要以____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法家思想适应了________的社会趋势,体现了________的政治思想
阴阳家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2022-12-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2先秦文明:东周列国、春秋战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4 . 社会变革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___崛起。
(2)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3)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2022-10-24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德治与法治之争:背景:东周时期,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而以儒家的____思想与法家的____思想影响最大。
2022-10-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百家争鸣历史意义:____
2022-09-1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上)
7 .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思想
①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②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_____________”思想
①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②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
①对于当今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②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2022-08-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8 .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从不同角度为统治者提出治国主张。
2021-03-09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历史判断题练习150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①社会发生巨变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
④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 . 士曾经是底层贵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由武士而蜕化成了文士,他们中不少人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互相辩驳,并且成为当时推进社会变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
A.急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嬗变
B.官学与私学界限被打破,士是文化的主要传播者
C.诸侯争雄,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历史契机
D.技术进步,改变了士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