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荀子虽然极力发扬孔子思想,但却认为子夏、子游等为“贱儒”;墨家和道家对孔子繁琐的礼仪道德持以否定态度;法家韩非子虽然推崇孔子,但认为其思想早已不合时宜。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了
A.诸子学说争鸣远多于融合B.诸子思想开始兼收并蓄
C.当时的思想氛围较为自由D.社会变革促进思想发展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兴盛于战国的百家争鸣导致了古代中国思想界认识领域的全面活跃,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在争鸣中形成的儒、墨、法、道等学派,影响了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生活。直到近代西方思想传入中国之前,这些学派的思想一直为后来者所继承。……为了给统治阶级提供改革方案,寻求出路,百家争鸣的思想家纷纷用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的眼光,深入探究各种政治原理,并将思维的角度置于天人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这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觉醒。

——摘编自杨俊明《百家争鸣与古代中国人类精神的觉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儒、墨、法、道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各学派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百家争鸣的意义。
3 . 韩非子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与之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A.西周王室不断衰微B.宗法制度日益强化
C.诸子思想不断融合D.变法图强运动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