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刘向《〈战国策〉书录》中载“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材料中的“田氏取齐”“六卿分晋”实质上反映了
A.异姓诸侯日益坐大B.宗法分封制趋向瓦解
C.大夫势力左右政权D.周王室权威得以加强
2021-11-16更新 | 640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023-12-11更新 | 318次组卷 | 3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西周制度中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然而在湖北出土的曾侯乙(战国早期)墓中却完全采用了九鼎八簋的组合方法,并且陪葬的物品中有一套完整的编钟。这说明战国时期(     
A.礼乐制度遭到挑战B.民族交融频繁C.私有财产开始出现D.宗法观念淡化
2023-09-27更新 | 223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封建社会的起点,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算法。一种,从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6年算起;另一种,从商鞅辅助秦孝公变法即公元前365年算起;还有一种,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算起。应当说,三者都是言之有理各有依据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封建社会的起点”谈谈你的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任选材料一种观点或另有观点予以阐释,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前334年,迫于秦国的军事压力,魏改善与齐的关系,与齐会于徐州,魏尊齐为王,齐亦承认魏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这反映出当时
A.周王室开始衰微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C.士阶层日益崛起D.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6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自称为“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       
A.分封制的崩溃B.各国实力的均衡C.井田制的盛行D.儒法合流的趋势
8 . 刘向《<战国策>书录》中载“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材料所述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异性诸侯势力强大B.大夫势力左右政权
C.宗法分封制趋向瓦解D.周王室权威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著名史学家钱穆指出“徐州一会,实当时诸侯称王之初步,战国惊人一大事”。“徐州相王”的“惊人”之处是
A.诸侯国的政治地位获得较大提升B.魏齐结盟改变了各国间力量对比
C.传统的礼法体制和秩序遭到践踏D.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提炼材料中有关社会转型的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正确且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12-18更新 | 383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