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完全崩溃B.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活跃
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D.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2-08-19更新 | 610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先秦诸子百家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后,并没有走向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如印度),而是执着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材料反映出
A.追求功利成为当时主流B.实用理性适应社会需要
C.诸子百家缺乏哲学思考D.诸子的思想实现了统一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重大意义。
4 . “我们今天称道‘百家争鸣’,大概不是也不应该是赞扬其中的一元主义妄想,而是欣赏它那些万壑争流的也就是多元的场面。”之所以赞赏“多元的场面”是因为它
A.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C.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D.有利于底层民众意愿的表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2018-05-08更新 | 2113次组卷 | 4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儒家思想备受秦国重视
B.法家地位有所下降
C.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D.思想专制局面形成
2018-01-26更新 | 588次组卷 | 3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枢镇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