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     
A.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B.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
C.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2023-01-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战国时期,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各国统治者积极推动各地物产在全国流通。工商业者“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弃”,以求得最大的利润。这表明
A.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群体的主体B.商品经济发展超过农业经济
C.商品经济是农本经济的补充D.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市场上均陈列有来自各地的珍奇物品,如北海的走马吠犬,南海的羽翮、齿革(犀牛皮)、曾青、丹干(朱砂),东海的紫绢、鱼盐,西海的皮革、文旄等等不胜枚举。这说明当时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B.商业繁荣物资交流广泛
C.全国性的中心市场已正式形成D.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贵族开始走上逐利之路,即素以仁义为重的孔子之徒亦有弃名而从利者,农民也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加入商人队伍。材料表明
A.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B.商人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C.社会变革新兴阶级崛起D.官府垄断商业局面被打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样在昔日“贵”的阶级之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昔日“贵”、“富”合一,现在“贵”、“富”出现了分离。这表明春秋后期
A.世卿世禄制被打破B.商品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转变D.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这种心态变化表明
A.社会动荡影响价值取向
B.商业经济引发观念变化
C.重商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D.百家争鸣引发思想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B.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
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
D.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招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