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关于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最准确的解读是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B.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
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D.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商人参与政治,出将入相的现象,如管仲有身为齐相的权势,子贡有与诸侯“分庭抗礼”的礼遇,乌氏保有位比封君的地位。这反映了
A.商人阶层壮大瓦解宗法体系B.专制王权形成依赖商业发展
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等级秩序D.农商并重思想得到广泛认可
2020-04-23更新 | 63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样在昔日“贵”的阶级之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昔日“贵”、“富”合一,现在“贵”、“富”出现了分离。这表明春秋后期
A.世卿世禄制被打破B.商品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转变D.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管仲把货币看成是流通手段,“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抓住“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的相互作用,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实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对材料主旨理解准确的是
A.肯定市场调节作用B.注重对赋税制度的变革
C.强调变革经济基础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5 . 根据考古发现证实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如殷墟妇好墓殉贝多达六千枚,可是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贵族墓葬中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B.分封制瓦解贵族没落
C.海贝的数量大量减少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2020-03-06更新 | 131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结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6 . 战国时期,转运贸易已具有相当突出的发展。在湖南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一种被称为“蜻蜓眼”的琉璃珠,与古代西亚同类产品如出一辙。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称我国为“塞勒斯”(丝)。由此可知当时
A.转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B.中西贸易已经开始
C.古代丝绸之路已经开通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圜钱来源于纺轮或玉璧,成为战国后期北方各国的流通货币。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
A.铸币形制体现劳动人民智慧B.商品经济活跃推动货币产生
C.货币体制混乱阻碍国家统一D.各诸侯国借助货币推广农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史载,环钱(方孔网钱)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春秋时期渗入刀布钱区。战国后期,除楚国外,其余诸国大都铸行环钱。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商业货币的属性发生了变化B.环钱最能迎合商业发展需要
C.环钱利于加强各地经济联系D.货币出现了统一的发展趋向
9 . 这一时期,“工商食官”的规定渐被打破,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商人阶级得以形成,其地位也得到提高。这一局面出现于
A.商代
B.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韩非子》记载:“鲁人善织屦,妻善织编,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乏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知战国时期
①私人手工业已经产生②出现区域性经济差异
③“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3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10年高三第一次历史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