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分别是“百家争鸣”中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
(2)荀子民本和伦理观分别是什么?列举出这一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其民本思想和伦理观分别是什么?
(3)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列举2点)韩非子的思想最先被谁采用?
(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至少两点)
2021-05-22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湘郡长德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兴盛于战国的百家争鸣导致了古代中国思想界认识领域的全面活跃,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特有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在争鸣中形成的儒、墨、法、道等学派,影响了后来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和社会生活。直到近代西方思想传入中国之前,这些学派的思想一直为后来者所继承。……为了给统治阶级提供改革方案,寻求出路,百家争鸣的思想家纷纷用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的眼光,深入探究各种政治原理,并将思维的角度置于天人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这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觉醒。

——摘编自杨俊明《百家争鸣与古代中国人类精神的觉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儒、墨、法、道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各学派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百家争鸣的意义。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