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孔子在表达自己的志向的时候,说道“愿给老年的以安乐,对朋友以信实,给幼少的以爱抚”。这一志向主要反映了孔子的(     
A.仁者爱人思想B.克己复礼思想C.中庸之道思想D.长幼有序思想
2 .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为委吏(主仓积出纳),又为乘田(主饲养牛羊),常在贵族家里当些贱职。由此习得当时贵族阶级种种之礼文。郏子来鲁,孔子即从之问古官制。周室东迁,丰、镐旧物,散失无存。东方诸国,犹得存周礼者惟鲁。孔子居文献之邦,故得大成其学。

材料二 孔子思想实绾合已往政治、历史、宗教各方面而成,实切合于将来中国抟成一和平的大一统的国家,以延绵其悠久的文化之国民性。孔子思想亦即从此种国民性中所涵育蕴隆而出也……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孔子实已超出当时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之上,而贡献其理想于当时之所谓“天下”。

——均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能够“大成其学”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学”的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思想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从家国情怀的视角指出孔子所具有的品质。
3 . 《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D.本质上都赞成天人感应
2019-12-03更新 | 80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期末综合练习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