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据《吕氏春秋》记载,鲁惠公(前768年~前723年在位)曾派人向周天子请教郊庙之礼,史角奉周桓王之命前去传授,并一直留在鲁国,墨子也在鲁国曾跟随史角的后人学习过。《汉书·艺文志》亦载“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掌管宗庙的宫职)”。材料可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百家争鸣的盛况B.学术下移的趋势
C.墨家思想的精髓D.人才流动的活跃
2022-07-1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齐国的“稷下学宫”,是齐宣王在齐国都城临淄设立的招徠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官办学术机构。各家各派在这个学术王国之中互相汇通,在辩驳、争鸣中综合发展。这反映了
A.私学教育的发展促进思想的争鸣B.政府垄断知识的生产与传播
C.完备的教育体系为“百家”出现奠定人才D.诸子之学出现学术整合趋势
2022-01-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官府”日益转向“学在民间”。这一变化(     
A.得益于百家争鸣局面的推动B.使儒学占据了主导地位
C.有助于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D.使各学派思想逐渐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社”本义指土地神,社祭本起源于民间社群,但在分封制下,“社”变为贵族的保护神,主持社祭是贵族的专利;战国时期,立社、祭社又成为民众普遍参与的事情。这一变化说明战国时期
A.土地私有确立B.百家争鸣兴起C.出现社会转型D.重视鬼神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由史官掌管。春秋开始,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藏书所,士阶层也已经能够读到官方藏书。进入战国时期,图书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士阶层中私人藏书逐步增加。这一变化
A.表明私人讲学日益普遍B.具体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状况
C.实现诸侯富国强兵要求D.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繁荣
2021-01-24更新 | 2210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