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小孙同学在浏览网站时看到一篇题为《一卷秦简挑战司马迁,打脸<史记>》的文章,与课上关于秦律严苛的学习内容形成认知冲突,不由得产生了兴趣展开探究。

小孙首先找到了《史记》中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记载:

材料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现象大约发生在(     
A.公元前6世纪初B.公元前3世纪末期C.公元前后D.公元3世纪早期
2.根据司马迁的叙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接着,小孙又找到了有关秦律的另一份竹简记录:

材料二: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

(注:御中发征,乏弗行: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谇:斥责;赀:罚;一甲:1344 钱;一盾:384 钱;除兴:免除征发。)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写于战国晚期至秦始皇)

3.据此律,陈胜、吴广误期应该如何判罚?
4.若研究秦律的严苛,你认为应采信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小孙认为网文的说法不足信,于是又查阅了很多关于秦简的研究文章:

材料三:在秦代,戍边是一种半军事性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徭役,不能用《徭律》来证明陈胜所言的“失期当斩”,因为陈胜等人要接受的更可能是军法的制裁。另外,睡虎地秦简记载的时间跨越公元前 306 年至公元前 217 年(秦始皇三十年),也不能证明秦二世没有修改法令。从史书记载看,秦二世时期的法律更趋严苛。

——摘自《秦简中的帝国兴亡史》

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你认为秦律是否严苛?说明理由。
2023-08-0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4年高一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2 . 对“秦的暴政”的认识“秦的速亡与秦的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史学界普遍认同的结论。有同学通过对史料的研读,来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结论。

材料一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   汉兴之初,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   (秦)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唐)韩愈《封建论》

材料四   发征抗命不去,罚两副铠甲。晚到3-5天的受斥责,晚到6-10天罚一个盾牌,超过10天者罚一副铠甲。若遇下雨、大雪等自然原因,免除本次征发。

——据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意译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2)材料二、三分别提供了哪些秦速亡的新视角?
(3)对于秦速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视角?
(4)材料四的记载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冲突?
(5)推测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记载的原因。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的速亡与秦的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理解。
2023-12-08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对“秦的暴政”的认识。

“秦的速亡与秦的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史学界普遍认同的结论。有同学通过对史料的研读,来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结论。

A同学认为,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响应,最终秦朝灭亡。他提供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根据材料,概括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B同学认为,秦的速亡另有原因。他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二   汉兴之初,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   (秦)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唐)韩愈《封建论》

(2)材料二、三分别提供了哪些秦速亡的新视角?
(3)上述材料对秦速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视角?

C同学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了以下一则材料

材料四   发征抗命不去,罚两副铠甲。晚到35天的受斥责,晚到610天罚一个盾牌,超过10天者罚一副铠甲。若遇下雨、大雪等自然原因,免除本次征发。

——据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意译

(4)材料四的记载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
(5)推测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记载的原因。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的速亡与秦的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理解。
2023-03-21更新 | 29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