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官僚制度逐步形成。下面示意图展示了战国和秦朝官员分类。相应填写

①刺史②御史大夫③博士④大行⑤巡抚⑥太尉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2 . 秦朝的廷议制度主要讨论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秦始皇让博士参加廷议
A.利于君主的科学决策B.可以监督制约丞相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
3 .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了秦汉时期某一中央官职职能的演变:“秦官,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车府、路岭、骑马、骏马四令丞。”据此判断,这一中央官职最有可能是
A.太仆B.将作少府C.典客D.司隶校尉
2021-03-06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列官职与内容对应不正确的是
A.“掌诸侯归义蛮夷,有丞”一廷尉
B.“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一丞相
C.“典正法度,以上下相监临”一御史大夫
D.“贰宰相,批大政,参庶务”一参知政事
2021-03-0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柏杨评价三公九卿制说:“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分权的实质是维护皇权的独尊B.互不统摄保障了决策的民主性
C.三权分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监察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官员腐败
6 .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记载了秦汉时期某一中央官职职能的演变:“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候。……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又主章长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东园主章为木工。”这一官职最有可能是
A.典客B.廷尉C.将作少府D.司隶校尉
2021-10-1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方向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自秦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与管理,关于秦代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史实,下列概念与描述正确的是
A.“灵渠”--西南地区归入中央管辖B.“亭”-一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
C.“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D.“朔方”一-招募内地十万人移居于此
8 .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有学者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也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下列制度中最能制约皇权的是
A.秦汉的宰相制B.古代的监察体制
C.九品中正制D.明清的内阁制
9 . 秦始皇把战国时期的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行政机构,其中在中央最突出的是
A.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一省二院制
10 . 阎步克先生认为,秦汉王朝是帝国时代的开端,具有开创奠基的意义,秦汉帝国的最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以上特征的是
A.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B.宗法制、皇帝制、二府三司制
C.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D.郡国并行制、皇帝制、世官制
2020-09-04更新 | 903次组卷 | 5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