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历史早期的政治体制依然已包含着某些因素,得以在战国时代孕育出变法运动,并在秦朝取得了最大成功,为延续两千年统一帝国的大厦,奠定了基石和骨架。材料中的“最大成功”是
A.废除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变革王位继承和选官制度D.确立了君权神授和等级秩序
2020-03-23更新 | 59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三3月综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丞相掌握大权B.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C.颁布《秦律》,以法治国D.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2022-11-09更新 | 157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揭阳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3 . 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权力运行机制
A.有助于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B.极大地削弱了君主专制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民主观念渗入到政治体制
4 .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2020-10-12更新 | 491次组卷 | 72卷引用:信阳商城高中1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到十月,天象恰好与这一都城乃至整个“天朝”的布局完全吻合这时的“银河”与渭水相应,“离官”与阿房官同经,“阁道”与经由牵牛桥抵达阿房的驰道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

——陈江风《天文与人文独异的华夏天文化观念》

材料二   历史上,在中央政府正式确立丞相制度的是秦朝。但作为一种官职,“相”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不过,它作为总理国家内政的最高级官员的含义却是直到战国后期才最后确定的。当时人们把百官之长的官职称“相国”或“相邦”。只有在秦国,丞相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官名,并成为真正的“百官之长”。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营建都城的理念,分析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先秦与秦朝“相”制的异同。
2022-08-30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6 . 下列史料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简》,材料可用于研究秦朝(       
A.驿路传递的规则B.森严的等级秩序
C.文书行政的管理制度D.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3-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为多,如商鞅、张仪等皆东方人也,彼辈皆不抱狭义的观念。若使东方贵族机体不推翻,当国者尽如平原、韩非之徒,平民学者不出头,游仕不发迹,一般民众皆受狭义的贵族政体之支配,则秦人力量便不够并吞东方。即以始皇一朝相臣言之,相国吕不韦、昌平君诸人,似乎全非秦之贵族。秦政府实一“东西混合”的政府,亦是一贵族与平民合组的政府。秦借东方人力得天下,自不能专以秦贵族统治,故始皇虽为天子,子弟下侪齐民为匹夫,更不“封建”,虽系始皇卓识,亦当时情势使然。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认为秦能够走向富强的原因。
(2)指出材料反映的秦朝政治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8 .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通判B.御史大夫C.刺史D.监察御史
2020-08-19更新 | 49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有学者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也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下列制度中最能制约皇权的是
A.秦汉的宰相制B.古代的监察体制
C.九品中正制D.明清的内阁制
10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上述秦汉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
A.实行郡县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C.设立分封制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