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3-03-07更新 | 336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郡县制首倡者
2022-10-26更新 | 201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诸侯更相诛伐。”秦朝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的制度设计是(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度D.军功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2022-09-24更新 | 937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柳宗元《封建论》中指出:“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其论述中涉及的制度有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新皇帝废除东方六国的制度,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是
A.颁行“推恩令”B.创立皇帝制
C.设立三公九卿D.推行郡县制
2022-02-23更新 | 230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零班、奥赛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有(   
①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②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④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王政26年(前221年),丞相王绾上奏:“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秦王政34年(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劝谏秦始皇封子弟功臣,夹辅王室,以防止重蹈田氏代齐的历史覆辙。据此可知
A.实行分封制是大势所趋B.秦朝速亡在于制度缺陷
C.官员的建议被始皇采纳D.郡县制的推行面临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从世卿世禄制到到军功爵制
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从郡县制到行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钱穆先生在《秦汉史》一书中说到:“秦朝政治措施之重要者,当首推废封建而行郡县。然封建之废,实不始于秦,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日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坏,即郡县制渐推行,二者相因,本属一事,考之《左传》,晋人早有县制”。由此可知(     
A.秦代之后分封退出历史舞台B.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
C.作者意在完全否定分封制度D.秦郡县制度推行有其历史基础
2021-11-10更新 | 45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安福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