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采纳李斯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公天下为郡县”。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从当时的背景看,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②民主政治取代了专制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这一史实反映了
A.加强南北经济联系的需要B.废除分封制的背景
C.中央势力扩展至南方边远地区D.秦朝完成了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采纳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公天下为郡县”。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从当时的背景看,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秦朝皇帝制度的内涵B.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
C.封建官僚政治确立的背景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
B.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
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
D.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其中春秋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32%,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60%。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推广B.世袭制度的没落
C.郡县制的实施D.井田制度的盛行
2017高二·青海·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其中春秋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32%,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60%。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推广B.世袭制度的没落
C.郡县制的实施D.井田制度的盛行
2017-05-0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首发】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文人发表的有关秦朝政治的言论(部分)。这些言论可用于研究
A.秦朝建立的原因B.秦始皇个人品行
C.秦朝速亡的教训D.秦朝制度的影响
2021-06-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日:“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据此,柳宗元认为
A.郡县制度优于分封制
B.秦始皇实现统一的真正原因
C.应公平公正选用人才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存在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夫之在《论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中说:“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因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郡县制的推行是秦速亡的原因之一
B.秦行郡县的目的是为了“行其大公”
C.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为害滋多”
D.反对实行君主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