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关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起因,《史记》记载如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简中的《徭律》则规定,应征服徭役,误期不到罚交二副铠甲;……迟到十天以上,罚交一副铠甲。此条款与《史记》中失期,法皆斩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     )
A.《史记》属于私人修史可信度较小
B.起义原因因年代久远无法考证
C.新史料发现有助于史学研究的深入
D.秦简律文否定了秦朝法律严苛
2024-03-06更新 | 164次组卷 | 6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陈胜起义后,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人,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其次是齐地和赵地,再次是韩、魏、燕地,至于关中秦地,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据此可知(       
A.楚人受秦暴政迫害最深B.地域差异影响对秦统治的认同感
C.各地经济形态差异很大D.郡县制的治理模式缺乏有效性
3 . 传统观点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是因为横征暴敛,引发农民起义;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专制;又有学者指出,秦朝在关东地区实行高压强硬的政策是其覆亡的重要原因。据此可知(     
A.文化高压政策是秦朝灭亡主因B.历史解释往往具有主观随意性
C.研究视角随时代发展更加全面D.后世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4 . 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则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这表明(     
A.秦朝治国模式较为落后B.秦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
C.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D.统一六国阻碍历史发展
2024-02-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记》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故民心渐失,终致失败。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刚愎自用B.赏罚不明C.分封失当D.烧杀掳掠
2024-02-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秦末,反秦领袖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入秦无暴掠”。在楚汉之争中,刘邦集团始终强调怀王之约,并将“负怀王之约”列为项羽首罪。刘邦此举意在(     
A.塑造正统形象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C.强化怀王权威D.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2024-02-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徭律》中规定,如遇水雨,则免除征发。二者说法的差异说明(     
A.史料年代越久远可信度越高B.文字史料有主观性故不可信
C.历史研究需要多种史料互证D.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还原
2024-02-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列战役中,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关联最紧密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垓下之战
2024-02-0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并天下后,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整合“诸夏”,推动六国故民“秦人化”,力图塑造新“秦人”认同。这一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秦法与六国旧俗的冲突,以及秦帝国塑造认同方式的强硬,激起了六国故民的故国之思和反秦情绪最终造成秦帝国的崩溃和新“秦人”认同的瓦解。据此可知,秦帝国崩溃是由于(     
A.暴政引发B.法律严酷C.乱用民力D.缺少文化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书记载,秦末陈胜在当佣工时曾对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项羽看到秦始皇东游时,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看到秦始皇出巡,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此”。这反映当时(     
A.社会矛盾极其尖锐B.封建等级关系森严
C.政府鼓励积极进取D.社会阶层流动性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