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采取军功爵制使秦人“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成为秦统一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秦统一后不过十余年,由河南阳城派往渔阳(今北京地区附近)的戍卒却揭竿而起反抗“暴秦”,这反映了(     
A.官僚政治的弊端B.大一统下的新矛盾C.政治变革的局限D.经济基础的封建化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史事不同史籍对该史事的记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公子扶苏、中尉蒙恬死。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李)斯、御史臣(冯)去疾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杀其兄扶苏、中尉(蒙)恬。

——西汉竹简《赵正书》

A.历史研究需要多重验证B.相互矛盾的史料均不足为信
C.汉简相较史记更为可靠D.年代久远导致真相无法考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书记载,秦末陈胜在当佣工时曾对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项羽看到秦始皇东游时,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看到秦始皇出巡,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此”。这反映当时(     
A.社会矛盾极其尖锐B.封建等级关系森严
C.政府鼓励积极进取D.社会阶层流动性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陈胜、吴广起义开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之先河。关于起义的原因,教材的解释是“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此说法源自《史记》“失期,法皆斩。”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对于“失期”,相关法律是“御中发征,乏弗行(没有成行),赀(罚)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批评);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遇到大雨,免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考古史料与文字史料相互矛盾,当以考古史料为准
B.通过不同类型史料,丰富了人们对相关史实的认知
C.对于不同的观点,应该提倡百家争鸣,自圆其说即可
D.上述两种说法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历史解释不同而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A.陈胜、吴广B.张角C.黄巢D.李自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