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汉武帝时期,封建王朝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达到鼎盛状态,为文人对封建君主的歌功颂德奠定了客观基础,出现了气势恢宏的“歌咏封建君主”的散体大赋。东汉中期以后,民生凋敝,但统治阶级依然奢侈成风,汉赋逐渐专注于描写单一事物,短小精悍具有浓厚的现实感,抒情小赋流行开来。

材料二 汉赋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夸张、幻想,营造出一种美妙的意境,使描写色彩鲜明,形象具体。建安(汉献帝年号)以后的很多诗文都从汉赋中得到不少启发。汉赋中关于京都、田猎、物色等内容的赋文对于汉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上至皇室下至百姓都有详尽描述,它对社会生活的记录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辛德萱《汉赋与汉代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赋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赋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赋主要继承骚体传统,但和屈原不同的是,思想内容由抒发个人情感变为宣扬统治阶级的华贵生活,由严峻的讽刺斥责变为温和的讽喻劝诫。上述变化反映了
A.文学体裁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加强C.社会经济的繁荣D.创作手段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中后期,歌颂国势声威、极尽铺采的大赋渐少,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这一变化可说明
A.文学创作背离主流文化B.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
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儒家学说的入世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