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光武帝刘秀采取一系列措施,东汉前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下列各项属于这一时期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②控制外戚干政
③首创刺史巡视监察            ④惩处贪污腐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从以下吕思勉《秦汉史》部分目录中可以剖析,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一节   元帝宽驰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三节   衰帝纵恣
第五节   新莽败亡
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
第三节   党锢之祸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二节   董卓之乱
A.士族专权与外戚干政B.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
C.皇帝昏庸与宦官乱政D.党锢之祸与边疆危机
2023-11-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代,官员可以不经正常公文处理程序,直接向皇帝上报秘密奏章,奏章则由皇帝本人或皇帝所指定的人开阅处理,史称“上封事”。比如汉光武帝曾下诏,“百僚并上封事,无有隐讳;有司修职,务遵法度”。据此分析,“上封事”(     
A.强化了对基层机构的控制B.体现了严刑峻法治国理念
C.利于强化君主的集权统治D.保障了政令的传达和效率
4 . 东汉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三公之一),不再负责监察之责,而任其原属下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负责监察百官,并将御史中丞改置为少府(管理皇宫事务)之属下。这一变动表明(     
A.地方监察制度完善B.家天下局面开始出现
C.专制皇权得到加强D.丞相的监察权力削弱
2023-10-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历史时期演变的时间轴,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焚书坑儒,张骞西行B.与民休息,光武中兴
C.楚汉战争,独尊儒术D.百家争鸣,党锢之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初期,三公的职责是参议朝政、监察百官,仍拥有宰相资格。但与此同时,尚书台扶摇直上。到了东汉后期,“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师重,责之所归”,以致有人发出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感叹。这说明尚书台(     
A.提高了行政效率B.成为朝廷行政中枢
C.制约了皇帝权力D.引起中央内部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记述了上至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下列事件不能在《汉书》中查到的是(     
A.黄老之学B.尊崇儒术C.外戚干政D.党锢之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相比西汉的很多平民皇后,东汉十四帝的皇后们几乎都是贵族出身,多是大豪强之家或光武帝时的功臣后裔。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外戚专权现象的普遍性B.开国功臣具有政治特权
C.官僚贵族掌控皇室婚姻D.君主统治借助豪强势力
2023-06-20更新 | 78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今南京、绍兴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铁农具;在江西、湖南也相继出土了东汉铁农具,有锄、铲、锸、斧等;广东徐闻也出土了少量铁斧、凿、刀等农具。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C.南方农业水平有所发展D.北方战乱影响农业发展
2023-05-01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等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