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时期,史籍中出现大量“猛虎渡河”、“飞蝗出境”和“盗贼止息”的记载,以此表彰良吏施行德政。这种书写方式在随后的史籍中被广泛应用。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史事记载有程式化趋势B.皇权集中规范官吏任用
C.政治腐败导致贪官横行D.儒家思想受到佛道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籍评述汉末一人物:“资益州(今四川成都)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乘间阻远,保据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刘备B.孙权C.曹操D.刘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不少东汉的画像砖、画像石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住宅、楼阁、院落、粮仓、磨房、猪圈、马车和农夫等,还可以看到在住宅附近的大片稻田、山林、池塘、盐井、渠道,还有收获、舂米、酿酒、纺织等景象。这些画像砖、画像石(     
A.是庄园生产生活的反映B.标志着小农经济的形成
C.体现出薄葬习俗的变革D.反映了基层治理的成效
4 . 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前活动的画面。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都是东汉时期的,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据此可知(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重岗、雎宁双沟镇
A.陕西的农业生产领先全国B.东汉开始出现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C.北方的牛耕较南方更普遍D.内蒙古的游牧生产方式被农耕取代
5 . 汉光武帝建国以后,利用自己更信任、更易操控的尚书机构。这一机构包括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左右丞、诸曹尚书、诸曹郎等。这反映出(     
①汉承秦制                            ②三省一体化的趋势
③皇权加强                            ④新的行政中枢确立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汉末有范升九岁,“通《论语》《孝经》”。东汉初王充,“八岁出于书馆”,因学习出众,“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东汉末有马续“七岁能通《论语》”。荀爽“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汉顺帝梁皇后“九岁能诵《论语》”。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汉代(     
①科举制的社会认同度高   ②社会思想活跃
③基层社会教育的体系化   ④儒学的世俗化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5-0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7 . 《后汉书·西域传》对大秦有如下记载:“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东汉曾经被派去出使大秦的人是(  )
A.张骞B.班超C.苏武D.甘英
2023-03-1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东汉末年,孔融和陈群就“汝、颍人物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论争。孔融列举了多位汝南历史上的名人,并对他们进行品评,或凸显其功业,或凸显其德行名节。陈群则以颍川大族的当世功勋为例回应孔融。这种评价人物的现象在汉末较为普遍。这表明当时(     
A.官员考核注重德行与功业B.门第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士人具有激浊扬清的风貌D.社会动荡亟需儒学复兴
9 . 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势力消长,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课题。由于“干弱枝强”而加速其灭亡的王朝是(     
A.西汉、东晋B.东汉、唐朝C.秦朝、南宋D.东汉、明朝
2023-01-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期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于2017年被确认为《燕然山铭》。《燕然山铭》由随军出征的班固撰文,宣扬汉朝德威。这可以实证(     
A.护乌桓校尉的设置B.窦宪率军大败北匈奴
C.河西走廊设立四郡D.纪传体断代史体裁开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