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汉代史书记载,“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人泗水,余八入于秦中。”“(秦始皇)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这一记载(     
A.说明周秦两朝自古势不两立B.有利于宣扬汉朝的正统地位
C.证明了一手史料的重要价值D.揭示出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2024-03-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2023·广东·二模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前辈学者受史料限制,未能具体考察秦汉时期“卿”的动态演变。1983年新发现的张家山汉简丰富了研究秦及汉初制度的史料,其中即有“卿”。

材料一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出土的秦及汉初律令、官文书中,作等级制度的“卿”是爵称,指左庶长至大庶长九级爵位。汉初的《二年律令·赐律》记载:“赐不为吏及宦皇帝者,关内侯以上比二千石,卿比千石,五大夫比八百石,公乘比六百石”。《二年律令·置后律》记载:“疾死置后者,彻侯后子为彻侯,其毋适(嫡)子,以孺子子。关内侯后子为关内侯,卿候(后)子为公乘,五大夫后子为公大夫,公乘后子为官大夫。”

——摘自《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

材料三   西汉后期卿爵与官称“卿”的格局随着爵、官制度的发展而变化。由于侯卿大夫士爵位分层逐渐被打破,爵称卿愈发稀见,以至消失于史籍。同时,伴随着等级秩序向“官重爵轻”方向发展以及儒家复古改制观念兴起,“卿”指称职官更加常见,并逐步制度化。官称“卿”的制度化进程从其相关称谓的变化里可以窥见一二。

——摘编自杜晓《秦及汉初“卿”的性质及其演变》


(1)分别阐述材料一、二对研究秦及汉初政治制度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张家山汉简发现的意义。
2023-05-15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中国古代史(非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
3 . 《汉书·文帝纪》记载,汉文帝霸陵“因山为藏,不复起坟”。然而最新考古研究表明,霸陵所在地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推翻了过去流传千年之久的谬误。这说明(     
A.官方史料研究价值较低B.历史知识均需考古验证
C.考古发展促进史学进步D.年代久远的历史不可信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12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确认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为汉文帝刘恒之陵某——霸陵,破解了千年来关于霸陵位置的争议。“江村大墓”出土陶俑数量众多,但墓中陪葬品相较其他帝王简朴很多,无奢侈物件。


   

材料二   厚葬以破业,重股以伤生,吾甚不取……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摘编自《史记·孝文(汉文帝谥号)本纪》

材料三   汉初功臣封侯时,“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时代,“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户口的充分回归与迅速蕃息,是社会生产逐步走向安定有序、实现正常化的反映。西汉王朝的国力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充实。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从史料证史的角度,说明材料一、二如何印证汉初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三,概括汉初至文景时期社会发生的变化。
2023-10-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五中学、泰雅实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高祀鲁”画面(如下图所示)展现了汉高祖刘邦称帝后途经曲阜祭祀孔子的场景。下图所示是根据文献史料记载中最高统治者第一次公开祭拜孔子的史实所绘的一幅画。汉高祖此举意在(       

   

A.以“无为而治”理念休养生息B.提倡“尊崇儒术”以治理朝政
C.借助儒家礼仪彰显天子威仪D.奉孔子为万世师表传承儒学
6 . 《史记》曰“(汉)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解释说:“言封子弟境土交接,若犬牙不正相当而相衔入也。”这些史料说明汉初
A.承袭了秦的治理模式B.刘邦极力稳固皇权的治国用心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实行D.王国严重威胁中央统治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面为《汉书》对西汉时期社会现象的记述。据此可以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
情况史料来源
西汉建立前后,“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卷二四上
西汉建立前后,一些大都名郡逃亡人数占总人数百分之七八十,“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各数(各数指户籍)。”《汉书·高帝本纪》卷一上
“建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序》卷一六
A.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B.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
C.政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中央集权迫切需要加强
2020-02-20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8 . 据史料记载,楚汉战争时每石米的价格突破了万钱,汉文帝时谷价多为每石数十钱,甚至出现过“(每石)粟至十余钱”的低价纪录。这一变化反映了
A.汉初休养生息的成效B.大商人对物价的操纵
C.刘邦抑制豪强的努力D.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汉书•循吏传>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该史料反映了(     )
A.蜀地私学迅速发展B.蜀地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C.学官主教儒家经典D.文翁推广了蜀地教育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