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汉初的统治阶层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的底层,并大都参加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他们对秦朝的暴政有着切身的体会,希望从秦朝的速亡中得到教训。材料可用于解释汉初(     
A.儒法合流的趋势B.民本价值观的成熟
C.休养生息的政策D.郡国并行制的形成
2023-11-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汉书·儒林传》记载:“孝惠、高后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孝文时颇登用,然孝文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窦太后又好黄老术。故诸(儒学)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这表明明,汉初(     
A.儒学未受到统治阶层的赏识B.儒道思想出现明显的融合趋势
C.统治集团内部存在尖锐矛盾D.专制体制发挥了文化整合功能
3 . 由以下司马迁对历史细节的记载可知,汉初(   
(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出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汉高祖)于白登……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黑马),南方尽骍马(红马)出自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A.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B.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
C.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D.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
4 . 由以下司马迁对历史细节的记载可知,汉初
A.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B.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
C.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D.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两汉时期,统治者会在一些节庆场合赐予百姓牛酒,受惠百姓数量大。西汉初期,统治者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牛酒赐予,到西汉中期,统治者进行了多达十八次的牛酒赐予,平均不到两年一次。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优抚政策的成熟B.王国问题的解决
C.对外战争的胜利D.生态环境的改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肃穆刚烈,动作单一;汉阳陵(汉景帝的陵墓)中的汉俑则显得平和而从容,如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汉初年(     

A.统治者治国理念的变化B.陶俑制作技术发达
C.社会审美观念发生变化D.社会政治较为稳定
2024-04-03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押广东卷第2题 秦汉时期:大一统-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书》载:高帝始置诸侯王,“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时,“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这一变化(     
A.异化了中枢权力机构B.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力
C.形成了内轻外重局面D.加剧了郡国间的矛盾
2024-04-11更新 | 451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二   县大约于春秋中叶在楚国产生,当时楚灭掉其北部若干小国,将其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用贵族担任,但却非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以后中华帝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封建体制的反动——逆潮流而动,但都没有好下场。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的目的。
(2)与材料一的制度相比,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在用人方式以及管理方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的具体措施,再写出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至少列举三例),并举一例说明秦以后“封建体制的反动”都“没有好下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里的“监”是“掌监郡”的“监御史”。它隶属于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使地方官不敢欺骗和违抗中央。

汉初,郡国并行,各郡没有设置监御史这个官职,但中央派人监察地方的作法继承下来。

到汉武帝时,在全国置十三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对上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对下主要监察郡守和强宗豪右,从其“周行郡国”可以看出,诸侯王也在督察之列。刺史以六条问事,形成“秩卑”“任重”的局面。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官,虽不是地方官,由于能控制地方长官,因而极易越权。

随着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刺史(州牧)的秩位提高、权限扩大,刺史可以督察辖区内一切朝廷命官,有选举、劾奏之权,有权干预地方行政,又拥有领兵之权,事实上演变为地方的高级行政长官。有的州牧、刺史甚至权位父子相袭,实际上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

——摘编自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


(1)材料一中“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地方治理体系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影响。
10 . 汉兴之初,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023-06-17更新 | 586次组卷 | 14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