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汉景帝在位时期多次下诏指出:“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汉景帝此举意在(     
A.推动经济复苏B.整治奢靡之风C.强调农本思想D.维护社会稳定
2024-06-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仿真演练(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西汉文帝、景帝、东汉光武帝等调整统治政策,使国家走向兴盛,出现了盛世局面。导致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奖励耕织,曲辕犁的推广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2024-05-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秦朝在兴建公共工程时,工程效能非常高,如秦直道施工大体两年完成。汉惠帝时期,长安城的修建“四年就半,五年六年成就”,春季施工往往“三十日罢”,在工役调发的规模及工期的确定都很有节制。这一差异体现了秦汉(     
A.行政效能的高低B.经济实力的差距
C.集权程度的不同D.施政理念的差异
4 . 西汉建立初期,以关中为主的中央直辖郡县由中央派遣官吏,按照汉朝的法律管理;而关东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司法、军事上都有一定的自主权。这一现象表明当时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       
A.王位继承制B.九品中正制C.三公九卿制D.郡国并行制
2024-04-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统治者在政治上不断迁徙打击各种扰乱乡里的社会势力,经济上防控土地兼并、扶持自耕农生产,意识形态上以儒家思想改造乡里社会风尚,社会治理上重视以法治民、以德化民。这表明秦汉统治者(       
A.注重乡里社会秩序的改造B.奉行儒法并用的理政思想
C.实行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D.重视基层社会的自我更新
6 . 下表,西汉建立之初部分功臣的原籍、出身情况
姓名官爵原籍出身或原职业
萧何丞相   酂侯沛、丰沛县主吏掾
曹参相国   平阳侯沛县狱掾
张敖赵王   宣平侯大梁贵族张耳之子
樊哙舞阳侯以屠狗为事
郦商曲周景侯高阳家贫落魄
据表可知,西汉初期(       
A.统治阶层结构重组B.封侯拜相深受地域影响
C.贵族政治得到延续D.选官注重基层治理经验
7 . 柳宗元在谈到某朝代发生叛乱时指出“时有叛国而无叛郡”,这个朝代(     
A.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B.能行使监察职责的有御史大夫、刺史
C.选官制是九品中正制D.地方实行行省制
2024-02-2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汉初律令规定:上级政令文书一旦送达后,要以大扁书形式在市里、官所等地点张布,还要求官吏、士卒和民众及时诵读,官吏巡行时如果发现有不知令的吏卒还会处罚相关责任人。这说明,汉初(     
A.乡里民情传播渠道畅通B.重视国家治理的效率
C.地方统治基础得以扩大D.深受统治思想的影响
2024-02-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81次组卷 | 66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文帝将齐国一分为六,立已故齐王六子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立已故淮南王三子为王。这一做法(       
A.为地方分裂割据埋下隐患B.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C.旨在加强南方地区的管理D.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4-01-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